[張付田] 隱忍不幸傾其所有助他人 添加時間:$$ 時間$$ 身邊好人 閱讀:1335 來源:駐馬店文明網
張付田: 隱忍不幸傾其所有助他人
張付田,男,52歲,駐馬店平輿縣老王崗鄉興旺店村白辛莊農民。
張付田家境貧寒,好不容易娶上媳婦,可妻子卻早早地離開了人世,撇下兩個年幼的兒子。然而禍不單行,更是令他難以承受的是,不久大兒子患上了肌無力癥,兩腿無力,不能行走。之后,二兒子也被查出患有此絕癥。張付田花光了所有能籌借來的錢,可醫生給張付田說,患有進行性肌無力的孩子最多能活到19歲。二兒子到19歲去世后,張付田和大兒子相依為命至今,如今大兒子已經26歲了。雖然經歷了這么多的苦痛,張付田仍懷一顆大愛之心,10多年來,他不顧自己家貧困,完成了向災區捐款、捐資修路等凡人壯舉,他把賣豬的300元捐獻災區,他賣掉自家的1000多斤新打的玉米幫鄉里修路……
為兩個癱瘓兒子和啞巴弟弟撐起一個溫暖有愛的家
靜靜的汝河從平輿縣老王崗鄉興旺店村旁緩緩流過,土生土長在這里的張付田自幼家貧,加上姊妹眾多,1987年,早已過了農村結婚年齡的張付田經人介紹,男到女家落戶,和汝南縣三橋鄉的農家女子張得運喜結連理;楹,他和妻子夫唱婦隨,恩恩愛愛,把幾畝責任田打理得利利落落,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條,兩個兒子也相繼出生,岳父岳母在他們的照料下安享晚年。
1991年,84歲的岳父和72歲的岳母相繼病逝,1995年,突如其來的急性心肌炎又無情地奪走了他年輕賢惠的妻子的生命,撇下一個八歲的大兒子和一個兩歲的小兒子。懷著對妻子的深深的眷戀,張付田發誓一定要照顧好兩個兒子,讓妻子安息九泉。然而接下來發生的噩耗更是令他難以接受,2000年,當時正在上小學5年級的、12歲的大兒子突然難以站立、無法行走,經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檢查,兩個兒子都被診斷為“進行性肌無力”病癥,目前國內還沒有徹底的治療方法。妻子去世后,兒子們一直是張付田生活的希望,如今兩個兒子身患絕癥,張付田真的不知道該如何繼續今后的生活,但作為父親,他當時腦子里只有一句話,那就是絕不放棄兒子們那寶貴的來之不易的生命。
于是在命運的考驗中,他歷練得更加堅強,盡可能地照顧好兒子的起居生活,以延續他們的生命。破舊的房子里,一個木床,他和兩個兒子都擠在上邊一起睡,大兒子睡這頭,小兒子睡那頭;一會抱著大兒子小便,一會又要摟著小兒子大便;夜里還要照顧兩個兒子起夜,從兒子生病以來,張付田說他從沒有睡過一個囫圇覺;一天三頓飯,做好后還得分別一口一口地喂兩個兒子吃,就這樣,在兒子患病后的10多年里,他從來都沒有歇息過一天,努力地踐行著一個父親應該承擔的家庭責任。
當年醫生給張付田斷言,患有進行性肌無力的孩子最多能活到19歲,張付田一直不相信醫生說的這句話,他只是默默地照顧好兩個兒子。但2011年,小兒子真的如醫生斷言的那樣在19歲時離開了他,多年的辛苦付出還是沒能留住兒子的生命,張付田心痛著自責不已。但醫生卻安慰張付田說,你不要自責,你已經創造了生命的奇跡,那就是他的大兒子如今都26歲了,生命還在繼續。
2006年,父母陸續去世,老家撇下了一個40歲出頭的啞巴弟弟無人照料,有個頭疼發熱的病都沒法自理。作為兄弟幾個中的大哥,張付田再次選擇了承擔,帶著兩個癱瘓在床的兒子從汝南縣的岳母家又回到了平輿老家,和啞巴弟弟一起生活。啞巴弟弟由于不能言語,從小就養成了暴躁的脾氣,有時表達想法時哥哥不能理解,他就會大發脾氣,有時還會把哥哥暴打一頓。雖然感到非常委屈,但張付田卻始終對弟弟不離不棄,照顧有加。
就這樣,一年又一年,面對坎坷的人生,面對不幸的家庭,他獨自一個人堅強地為兩個癱瘓在床的兒子和一個殘疾的啞巴弟弟撐起了一個雖然貧窮但卻溫暖有愛的家。
傾其所有助他人
磨難催生大愛,一次次的苦難和考驗,使張付田變得更加堅強更加懂得愛的意義。雖然貧窮,但他卻總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次次幫助更多人克服苦難、度過難關,讓更多挫折中的人獲得溫暖和信心。
2008年,汶川地震的消息令全國人民牽掛,張付田在得到這一消息后,第一時間騎車到集鎮上,通過郵局將身上僅有的126元錢中的100元寄給了災區,支持災區人民重建家園。
2000年,兒子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就在這個時候,張付田通過電視看到駐馬店市連降暴雨,西平、上蔡、平輿等地遭受了澇災。災區群眾有的房子被沖垮,吃飯飲水都成苦難,第二天,一大早,他背著孩子,牽著家里唯一值錢的兩頭小豬來到集上,將賣豬的300元通過郵局向河南電視臺救災熱進行了捐獻,當年河南電視臺編輯部還特意給他發了一封收到并感謝的回執。
2000年11月份,三橋鄉開展修建鄉村公路總動員,他又賣掉自家的1000多斤秋季新打的玉米,捐款550元,在他的影響下,三橋鄉在外工作的老鄉和社會各界對修路紛紛給予大力援助和支持。
張付田在從汝南回到老家老王崗鄉后,做得好事也是備受鄉親們的稱贊。他自學了木匠手藝,全村誰家只要有用得上他的時候,說一聲他就會帶著工具前往做活,他認為這都是給鄉里鄉親幫忙的事,從不收錢。2013年,村里一位60多歲的馬香花老人新蓋了一間房屋準備居住,但沒有門,請他去做并安裝了一個木門,走時,老人給他付錢,他卻分文未收。
老王崗鄉興旺店村趙埠口自然村有個60多歲的殘疾人叫趙魁,雙目失明,一個兒子在外地上學,妻子常年在外打工供養兒子上學,趙魁獨自在家,生活很不方便,張付田在聽說了他的事情后,從2012年起主動承擔起了照顧趙魁生活的任務。隔三差五就去趙魁家,幫其換面、拉柴火,對莊稼進行打藥除草等田間管理,只要趙魁打電話說需要幫助,他就盡力幫忙,村民說經常會看到張付田騎車帶著趙魁去
集鎮上趕集購物。
很多人對張付田在這么困難的家庭條件下,仍多少年來堅持樂于助人的事跡表示敬佩,但同時也有不解。對于大家的難以理解,張付田的回答非常樸實:“因為我遇到過很多困難,所以我才能更加體會別人的難處,也因此每一次我都是會盡力幫助有困難的人,使他們能夠堅強地面對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