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建功] 一座小城的精神力量 添加時間:$$ 時間$$ 身邊好人 閱讀:1601 來源:駐馬店文明網
閔建功:一座小城的精神力量
30年了,有這樣一個人,一直踐行著雷鋒精神,在一座小城唱響了《愛的奉獻》。這個人名叫閔建功,是駐馬店正陽建工集團總經理。
“我們要把雷鋒精神一代代傳下去,去感召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隊伍,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說這話的是閔建功所在的正陽建工集團志愿者服務隊的隊員們。閔建功還是這個隊伍的創始人。
一個人的學雷鋒水電暖義務維修服務隊
“只要有人求助,不管是誰,都要幫他干!幫助別人就是成長自己!”
“閔叔叔,過了這個暑假,我就要上初中了。是您和志愿者用愛心,讓我感受到了人間的美好。長大后我也要做像您那樣,去幫助更多的人。”日前,正陽縣蘭青鄉江店村小學六年級女孩楊小娜的一封來信,讓閔建功倍感親切。這也是他今年收到的第22封感謝信。自投身志愿服務以來,閔建功積極回應社會需求,全心全意無私奉獻,用真情贏得了群眾的肯定。
在正陽縣城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里,一間灰白色房子外掛著的“正陽縣建工水電暖安裝有限公司青年志愿者服務站”牌匾格外醒目。1982年,年僅18歲的閔建功高中畢業進入正陽建工建筑集團公司,負責水電安裝。在那個缺少電工的年代,閔建功學會技術后,街坊鄰居經常找他幫忙維修線路。老是幫別人干活,閔建功心里有些煩。“你幫助別人維修線路,是提高你技術最快的一個途徑。幫助別人就是成長自己,不應該覺得是負擔。”父親語重心長的話觸動了他。
1990年,正陽建工集團的前身原正陽縣建筑公司把屬下的水暖安裝與電工合并,命名為水電暖安裝隊,成立了學雷鋒水電暖義務維修服務隊,并安裝了熱線電話,與當地110指揮中心聯動。就這樣,閔建功一個人撐起了學雷鋒水電暖義務維修服務隊。
走進閔建功這間不足60平米的小禮堂,主席臺前一張雷鋒頭像的紅色幕布懸掛正中。主席臺下面,是幾排整齊的長條椅,墻體的兩側懸掛著一幅幅關于雷鋒故事的宣傳畫。置身其中,人們似乎又被拉回到那段令人難忘、激情澎湃的歲月。
2011年12月1日,正陽縣青年志愿者協會成立。正陽建工集團青年志愿者的無私奉獻精神,受到了共青團駐馬店市委和正陽縣委、縣政府領導及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閔建功的一件件善舉感動著身邊的人,感動著每一位被服務對象。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讓閔建功更為欣慰的是,“建工模式”讓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的服務行列,不索取報酬,不看重名利,在正陽大地上奏響了一曲和諧樂章。
人們說,閔建功就是志愿服務活動的“領頭雁”。正陽建工集團青年志愿者是正陽縣志愿者隊伍發展壯大的中堅力量。
一群人的青年志愿者服務站
“必須嚴格要求自己。因為我們身著統一服裝,背包上有‘青年志愿者’的字樣,無論走到哪里,別人都在看著你。”
時光飛逝。閔建功的學雷鋒水電暖義務維修服務隊用奉獻感召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自1982年始,該志愿者團隊由最初的1人發展到6人,再由6人發展到40人、60人,直到現在的300余人。
1998年,閔建功的義務維修隊已有30余人,并正式成立“正陽建工水電暖安裝維修青年志愿者服務站”。服務站將正陽縣城劃分為6個服務區,實行全天候服務。閔建功和他身邊的青年志愿者一直堅守、堅持著“義務服務”這個理念,默默奉獻16年。
22歲的青年志愿者楊元是集團公司行政部的打字員,會電腦維修。休息日,他經常到居民家中維修電腦。經他維修的電腦不下500臺,而他樂此不疲。
10多年來,每位志愿者人均志愿服務出工在3600小時以上,集團公司為此耗費工時費和材料費累計390多萬元,受益家庭覆蓋正陽縣城98%以上的用戶。
在服務站,每個月的服務卡整齊地釘在一起,服務卡上填有用戶的姓名、地址、電話、維修項目、用戶意見,并有志愿者服務人員的名字。為保證志愿者服務到位,建工水電暖安裝維修青年志愿者服務站做了回訪卡,接受服務的用戶必須簽字,閔建功會不定時抽查。
這一年,因表現突出,閔建功被駐馬店市評選為十大杰出能工巧匠。這也是他獲得的第一個榮譽。1999年,閔建功帶領的團隊因吸納下崗工人取得第一個集體榮譽獎。此時,青年志愿者增至40人。之后,不到一年的光景,正陽建工水電暖安裝維修青年志愿者服務站的志愿者發展到60余人。2000年,閔建功又被評為全國職工職業道德十佳標兵,到北京人民大會堂接受表彰。
榮譽接踵而至: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河南省杰出青年志愿者服務集體、河南省學習雷鋒志愿服務先進集體、中國優秀志愿服務集體、全國學習雷鋒志愿服務先進集體……閔建功也先后榮獲河南省優秀青年志愿者、河南省十大杰出青年、中國百名優秀青年志愿者暨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銀獎獎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全國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2012年11月,閔建功入圍2012全國優秀志愿者候選人。
一座小城的精神力量
“做志愿服務不只是富人的事,幫助別人并非要很有錢、很有地位。它需要的是一種精神。”
在中國,志愿者很多,但是能堅持做30年志愿服務工作的人并不多;在中國,志愿者團隊亦不少,但是能全天候做志愿服務的團隊亦屈指可數。
2004年,成立于1949年的正陽縣建筑公司面臨體制改革,即將卸任的經理找到閔建功,讓他接任正陽縣建筑公司經理職務。閔建功一上任,充分進行市場調研,果斷啟動企業體制改革的序幕。
經過兩年的艱辛努力,300多名職工得到妥善安置,企業改制圓滿完成。改制后成立的正陽建工集團下轄10余家子公司,業務涵蓋建筑行業上中下游領域,企業資質由三級升為二級,公司面貌煥然一新。
企業發展了,閔建功沒有忘記企業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在他的倡議下,每年三大節,公司都要為那些曾經為公司奉獻過的退休工人們送上節日禮品。員工工資更是在原來的基礎上翻了四番。同時,他還出臺了中高層員工和首席員工配房制度,企業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大大增強。新開辟的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實習基地,每年解決了幾十名畢業生的就業難題。
職務變了,工作環境變了,但閔建功為居民義務服務的那顆心始終沒有變。只要時間允許,他都會親自上崗值班,和普通志愿者一樣上門為群眾維修水電暖故障。他在正陽建工集團內成立了志愿者協會,將志愿者的服務范圍進一步擴大到關愛老人與留守兒童。
2010年臘月二十九,對于蘭青鄉江店村希望小學的學生來說,這是一個特別值得紀念的日子。上午10時許,一輛車身覆有“用愛心奉獻社會、送真情溫暖人間”、“志愿者在行動”條幅的車輛徐徐開進校園。價值5萬余元的防寒羽絨服,被閔建功和他的隊友們分發到孩子們手中。這些平時缺少父母關愛的留守兒童,此刻被溫情包圍著。
2011年5月,聽說建工集團志愿者協會要到大林鎮涂店村希望小學獻愛心,會員們蜂擁到會長閔建功面前,紛紛要求捐贈。5月31日,閔建功與177名留守兒童結對,擔負起留守兒童的愛心“爸爸”和愛心“媽媽”。他們不但給自己的“兒女們”送去書包、書籍、衣服等,還把留守兒童接到家里,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歡度節日。
水電安裝班長、青年志愿者王保書當初走進義務服務的行列,就是以閔建功為標桿。自集團志愿者協會成立以來,目前已發展300余名志愿者。2011年,依托正陽建工集團志愿者為龍頭和骨干,正陽團縣委成立了正陽縣青年志愿者協會。全縣青年志愿者服務由此呈現星火燎原之勢。
每當清晨,正陽建工集團青年志愿者服務站的志愿者們都會齊聚服務站小禮堂,高聲齊唱《青年志愿者之歌》。他們用心詮釋和傳承著新時代的雷鋒精神。
|